企业建成后超过一年未正式投产的,或虽已投产但连续停产满一年的,企业应承诺在三个月之内恢复生产,逾期不能恢复生产的,将按照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责任。为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肥经开区出台了《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对投资强度、建筑密度、亩均产值和税收等明显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低效建设用地的认定,通过限期整改、监督转让和股权合作、兼并重组、调整置换、有偿收回、升级改造等六种处置手段,积极稳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实现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为促进闲置厂房资源合理利用,加强区内企业对外租赁厂房的统筹管理和服务,合肥经开区制定了《闲置厂房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建立闲置厂房档案信息平台、闲置厂房出租备案制度、闲置厂房推介机制等方式,盘活开发区厂房资源,助力开发区转型升级。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我省首个厂房租赁平台,厂房档案信息平台的搭建,一方面使企业的厂房信息能够更有效和更广泛的发布,另一方面也为开发区引进更优质的项目、帮扶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载体。
据悉,四大文件旨在进一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实现用制度来推进“调转促”的良好生态,集聚更多、更大的前进动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强化对“调转促”的细化设计,把促进企业发展、规范经济运行上升到制度层面,这在省内尚不多见。
绩效评价:根据《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对规上、规下工业企业分别设置了综合评价体系,包括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环境保护指标、研发创新指标等5个评价指标。将开发区范围内除电厂和燃气、给排水、垃圾焚烧、污水污泥处理外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都纳入这个统一的评价体系,并分为A类优先发展类、B类鼓励提升类、C类监管整治类三个档次。
分类施策: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建立分类施策的差别化配套政策体系。按照《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要求,合肥经开区将逐步建立差别化的供地、政策资金支持、融资和技术改造政策等,使其与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相互衔接。
盘活土地:根据《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对投资强度、建筑密度、亩均产值和税收等明显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低效建设用地的认定,通过限期整改、监督转让和股权合作、兼并重组、调整置换、有偿收回、升级改造等六种处置手段,积极稳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实现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清理厂房:为促进闲置厂房资源合理利用,加强区内企业对外租赁厂房的统筹管理和服务,《闲置厂房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建立闲置厂房档案信息平台、闲置厂房出租备案制度、闲置厂房推介机制等方式,盘活开发区厂房资源,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消除管理死角,使消防、环保、安监等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
据介绍,在四个政策的助推引领下,合肥经开区正着力培育和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强劲增长“两个引擎”,勇当全省“调转促”的排头兵。具体来说,就是瞄准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绿色节能建筑、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公共安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十大产业”,形成“3331”千百亿级产业规模,即智能家电、电子信息、现代服务3个千亿级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3个五百亿级产业;绿色节能建筑、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公共安全3个三百亿级产业;现代农业1个百亿级产业。到“十三五”末,全区力争实现GDP15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4500亿元,财政收入200亿元。